毫无疑问,桂花,是近期杭州人社交圈里的头号热门关键词。有人寻桂赏桂乐此不疲,也有人画桂评桂绞尽脑汁。
半个多月前,橙柿互动联合无界版图,以“桂花”为关键词和主题,发起了AI绘画创作大赛。两位专业评审从数百幅参赛作品中选出的50幅AI画作,在国庆长假期间开始接受网友的投票。
截至投票环节结束,我们共收到有效票数3648票。再结合评委意见,排名前三的参赛者将各自获得1888元现金大奖,而排名第4-9位的也有666元现金奖励,第10至27名则可以拿到获奖画作的艺术版画一幅。
下午,我们和得票数最高的前三位参赛者简单聊了聊,关于他们本人,关于这次比赛,关于AI绘画。有意思的是,他们中间,有两人从事的职业与艺术设计有关(急着看名单的,请直接拉到文末)。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李清照《鹧鸪天·桂花》的前半首,杭州姑娘杨曦用它来为自己的AI画作配文。她的这幅《月桂雨下酌》,最终在投票环节拿到了最高票,283票。
“出一张不过瘾,我把它当成故事绘本来创作。”中国美院毕业的杨曦,从事艺术设计方面的工作,因为注意到数字艺术品对作品版权的保护作用,开始关注AI绘画。
参加这次大赛,是她首次尝试使用AI绘画。“感觉有点上头,开盲盒的感觉,这个App(无界AI)用起来也很顺手,现在每天都会试一试。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AI好像也开始熟悉我喜欢的风格。”她说自己前阵子经常使用古风,最近在尝试油画。
网上对于AI绘画的争论,杨曦显然也留意到了。“AI绘画不会让我们失业,它会是比较好的辅助工具,能帮设计师实现一些理念。”
90后杭州小伙“卟匕”,是一名UI(用户界面)设计师,在网上他给自己贴的标签是:元宇宙爱好者、资深数字藏品玩家。
卟匕这次参赛的AI画作《雨雾桂花香》,挺有意境:灰蒙蒙的雨雾天,街道虽然狭窄但显得空荡且悠长。在望不到尽头的路上,只有一名行人在街道打着伞孤独地行走,手里那把黄色的雨伞与那棵巨大的桂花树飘落下的花瓣显得遐迩一体。究竟是雨伞的颜色映得花瓣金黄,还是桂花树的花瓣落在了伞上……
“创作时输入的关键词,用了类似的句子,然后从几十张生成的画作里选了自己比较满意的一张参赛。”接触AI绘画已有两三个月,卟匕刚好利用这次大赛的机会练练手。“在日常工作中,AI绘画也可以带来一些创作灵感和便利,比如生成一些海报,人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对于这种新兴事物,他同样持拥抱的态度。
在投票环节跻身前三的AI画作《何处相思明月楼》,创作者卢先生来自温州。与前两位不同,他从事的是环保工作,与艺术设计无关。
为了这次大赛,卢先生坦言花了不少心思,学习了一些达人经验,用上了“底图”模式(先修改创作一幅满意的桂花图,然后作为参考图“喂”给AI学习)。现在这幅画作,是在尝试二三十次后得到的。
他给参赛画作配上的是一篇迷你科幻文:“未来世界,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搬迁到了太空的空间站,并在空间站构建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今夜,一轮巨大的圆月升起,恰好透过空间站的窗户照射进来,月光洒在一棵桂花树上。树下女孩搂着妈妈的腰,一同欣赏着这绝美一幕,静静地许下和爸爸团聚的愿望。”
“我没什么画画基础,但有了AI绘画,感觉现在自己也可以成为‘大师’了,虽然接触还不满一个月。”卢先生调侃着。这几天,他时不时登录橙柿互动查看投票情况,还有了意外发现:“杭州人幸福感好高。圈子内容大多是吃喝玩乐,满满正能量,而且杭州人好热心。”
事实上除了这些参赛者,最近,还有许多人在橙友圈记录下了自己的AI绘画初体验:“晒晒我的第一幅AI画作,桂雨缤纷”“学会了火出圈的AI绘画,这样可以和年轻朋友交流了。只要有足够的想象,AI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画面”“AI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技术的向下兼容,让AI绘画向更多普通人铺开了画布,人人都可以用文字的想象交换图像成果。
就在本次AI绘画创作大赛接近尾声时,AI生成视频也来了,拿嘴做视频成为现实。你看,人工智能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象,是不是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变革了?
橙柿互动记者 童蔚